2013年5月14日 星期二

藝術家獲取名利‧你獲取「品味」


藝術家獲取名利‧你獲取「品味」
程志森
(刊於新少年雙月刊第十一期)




近日香港藝術館展出安迪‧華荷(Andy Warhol)作品,吸引了大眾注意,不少人都排隊入場欣賞(appreciate)或觀看(see),要不然在館外的大型宣傳品前拍照留念。


安迪‧華荷推動了普普藝術(Pop Art),成功把其時之媒體包括印刷技術、攝影和電影等多媒體轉化成藝術作品,把它們帶入藝術館的「白牆」[1]上;同時也成功向大眾傳達了重要訊息—藝術屬於大眾,更接近真實生活,哪怕作品被複製和再造。「普普藝術是屬於所有人的」(pop art is for everyone),這句話已深深打動當時的人,乃至今日的各位。

同樣多複製品且貼近大眾的,還有日本藝術家村上隆(Takashi Murakami),他的作品最近也在香港展出,題目為《花和骷髏展》。這次展出作品與過去的作品相約,以「洗腦式」構圖,重覆展現可愛的圖案。除了慣用的「花花」圖案外,還添了可愛的骷髏。不停複製可愛圖像,甚具拜物主義風味,正是村上隆提出「超扁平」[2]特點之一。

可是當人們駐足在安迪‧華荷的《瑪莉蓮.夢露》或《毛澤東》肖像前,到底是參詳作品的印刷技巧?還是跟安迪‧華荷產生共鳴,心裡為「普普藝術」的理念歡呼?在村上隆那些開滿笑容的「花花」前,又是否心花怒放,為「超扁平」高呼萬歲?
 
我弄不清楚大家心裡的想法,只知道人們不了解「超扁平」的時候,也可購買村上隆與路易.威登(Louis Vuitton)合作的手提包;在館外跟安迪‧華荷的作品合照,然後在「臉書」上發佈,這些人的數目遠比出席專題活動或使用導賞服務的人多。

 安迪‧華荷提及藝術跟商業掛勾,村上隆也在其著作《藝術創業論》中直言藝術是賺錢手段。是的,安迪‧華荷早已在一幅作品上,以金錢符號為主題,把想法坦蕩蕩地放在別人眼前;而拍賣會上,安迪‧華荷的作品又確實很賣錢,另一邊廂的村上隆亦持續被追棒。


      這刻,想起一個德文「Kitsch」,有人譯作「媚俗」,所指乃一些低藝術動機,或只仿製一般存有藝術形式之作品,藝術動機不高,卻足夠提升個人形象。在資訊氾濫的年代,資本主義的社會,崇尚建構個人形象的風氣中,藝術品會否進一步以「Kitsch」的形式流傳下去?

本文起題:「藝術家獲取名利‧你獲取『品味』」。藝術的意義,真的如此?



[1]藝術家柯多克利(Brian ODoherty) 70年代在著作《白色方塊之內:畫廊的意識形態》Inside the White Cube: The Ideology of the Gallery, 1976)中,以白色方盒比喻藝術館,指這種場所具神聖性。
[2]所謂「超扁平」,指日本動畫、流行文化和藝術,受消費者主導的文化影響,以鋪平的形式呈現,即重覆類近特質,使作品的內涵膚淺、虛無,讓一臉愁容的蘿白及可憐的豆腐等相近卡通設計,或以「萌」為特點的作品成為主流。(引自本文作者另一篇文章《美感藝術」雜想》 刊於《刊於《80s2010年第9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