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

花痴老師

花痴老師

刊於《教育現場》第十七期
統測之時,正是四月晚春;監考時候,窗外細雨連綿。迷濛之間微風輕送,枝頭點滴,倏然記掛那曾經的一抹絳紫課室外的艷紫荊。花,確會落盡,就如人世聚散有時。

二月早春,乍暖還寒,花開的正盛。上學路上,校園角落,芳蹤處處,花開盡了人世每分每寸,也開滿了我的心房。看見那紫的杜鵑,紅的茶花,心裡就搔癢,恨不得折一枝,卻又明白結地連枝方是完美嬌姿,只好拍照一幀,開相簿《採花冊》一部,安放花兒在電腦中,栽種於臉書裡,插在課堂簡報上。

那陣子的中文課,總以花為開始,跟學生分享生活看見不同的花。學生喜歡嗎?不知道,只知道學生面前,這一位「花痴」老師,盼花兒能點綴了簡報,點綴了課堂,點綴了我們的生活。在一次講課途中,我瞥見窗外,竟是偷偷伸進了課室景框的枝葉,上面的花迎著微風挪動了身軀,擺動紫紗輕衣,打擾了我的思緒,於是我跟學生說,原來窗外有這麼美麗的花,我們卻一直不知道。於是我帶著感慨繼續講課;沒有多久,我按捺不住,忽然就說:「不如我們看花去。」那節課,我就帶著學生從課室走到操場,看了艷紫荊,還有櫻花一樣的羊蹄甲。花,讓學生驚豔;漸漸分享花兒的,不只有老師。偶爾,學生分享種花的方法,偶爾分享家裡的花兒,那些攀上來的牽牛,安頓在瓶裡的鬱金香,師生之間慢慢就築成了一道花橋,生活連結起來。「花痴」最終教出了「花痴」來。可是再怎樣痴,花也會謝,而學期也將結束,面前還是一場離別。

這一學年,跟這班學生分享了許多生活點滴,不啻語文知識,還有每人都應具備的人文情懷。這一年,老師跟學生一同寫過,也分享過新詩;開設了書寫對世事看法的《感思集》,沒評分沒獎勵,師生都熱切地以文字分享內心;最難忘是帶學生進入老師成長的社區,感受歷史與人情。學生的各種回應,成為老師精神的糧食。

這段日子裡,老師像農人在田裡種花,撒種在學生的心田中。要種出甚麼,無法印證;可是最終種出甚麼也沒關係,每位學生質性不一。這一點,相信我跟他們早有默契,誠如最近收到的心意卡寫到:

「還記得,你曾在中文課說過,我們每個同學,都是一塊肥沃的田地,你說你會在不同的田地種出不同的花朵,使大家的田地變得各式各樣,七彩繽紛。」

我是他們人生裡的一朵花?抑或是小草?也許一根小草也談不上,只是一顆塵土。可是寫在這裡,我清楚知道,他們是我心裡長滿鮮花的園圃。

花期會盡,芳香猶在。萬般不捨,除了祝褔,就是填詞一闕:

憶秦娥
引子:癸巳年幸遇一丁學棣,惜晚矣,來日未可相逢,今以詞記之。
尋落戶,流光倏散迷離雨。迷離雨,恰逢苑囿,玉林瑤樹。
樂遊酬唱欣萍聚。春期興盡催人去。催人去,乍然朝來,又還日暮。

21/4/2013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