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談的不是莫奈
程志森
刊於新少年雙月刊29期
「誰不愛印象派呢?」這話早就聽過。不同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,需理解歷史,解讀符號;印象派,用顏色與線條留住風景裡最美的光線,儘管辨不出技法,也能心領神會作品的美。這種貼近生活的作品,誰不喜歡?莫奈後期因眼患,畫布裡的世界就模糊了,但我們仍能辨出蓮花的輪廓。人們,因為找到懂得的,就滿心歡喜。對於抽象的,找不到憑據的人和事,容易感到害怕,厭惡了,也失去耐性去理解。
感情和思想,卻是抽象的,卻是我們心底裡最根本的事兒。
Jackson Pollock的畫總是凌亂不堪的線條,像《秋天的節奏》(Autumn Rhythm: Number 30) ,我們看不出規律,看不到生活事物的輪廓,一切彷如小孩在畫紙上的對世事的戲謔。可是Jackson Pollock就一直如此,類近的作品畫了數十幅。站在他的畫作前,應試圖理解畫家的想法嗎?要和他產生共鳴嗎? 這確是不必要,反正他自己也說:「作畫時,我不知道自己正做什麼,過了一段時間,我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。」
Jackson Pollock讓畫布平放地上,然後提著顏料與筆杆,在畫布上攀攀爬爬,在用滴用淋的方法,讓自己的動作把顏色放到畫布上。如此,顏色既能不受地心吸力影響,可在畫布上層層疊疊的堆起,也不因直放畫布,避免畫布預設上下左右的空間,視覺上也不因地平線而局限三維的想象;在畫布之上,Jackson Pollock更能投進作品裡的三度空間。再凌亂的畫面,也是他自己與作品結合的結果,充滿生命的作品。滴與淋,容易產生不規則的狀況,這也是他追求的。正如他說:「我不怕畫面被破壞或改變,因為畫作有自己的生命」。
如此貼近畫家本質的作品,卻與觀賞者產生最大的距離。Jackson Pollock的作品,曾是拍賣場上的瑰寶,《1948年第5號》(No. 5, 1948)就以1.4億美金賣出。可是,走進生活場所,Jackson Pollock的畫,總是牆上某處不起眼的裝飾。他所謂作品有自己的生命,其實沒太多人去理會。
下雨天,又逢法國五月節,莫奈將成為文化交流的大使,他的作品將在沙田文化博物館中高舉。有時候,看晚期莫奈作品,會想起Jackson Pollock的《薰衣草之霧:No.1,1950》(Lavender Mist No.1, 1950),那是一幅被喻為貼近自然色調與光線,與莫奈接近的作品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